超臨界電站閥是火力發電廠超臨界與超超臨界機組中的關鍵控制與安全裝置,工作于溫度高達570℃、壓力超過25MPa的工況下。
超臨界電站閥的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機組效率、設備安全與電網穩定,結構精密,由多個高性能部件協同構成,共同抵御熱應力、腐蝕與沖刷,確保蒸汽系統的精準調控與緊急切斷。

1、閥體與閥蓋
采用高強度合金鋼(如F91、F92、WB36)整體鍛造而成,具備良好的高溫持久強度、抗蠕變與抗氫腐蝕能力。閥體設計流線型通道,減少流動阻力與湍流沖擊。閥蓋通過螺栓或自緊密封結構與閥體連接,確保在熱脹冷縮下仍保持密封可靠。
2、閥瓣與閥座
閥瓣(關閉件)與閥座構成主密封副,通常采用司太立硬質合金堆焊或整體鈷基合金制造,具備高硬度、耐磨與抗擦傷性能。密封面經精密研磨,達到Ra≤0.4μm的光潔度,實現微泄漏甚至零泄漏。部分閥門采用雙閥座或自密封結構,提升安全冗余。
3、閥桿
連接執行機構與閥瓣,承受拉伸、扭轉與高溫蠕變應力。采用耐熱不銹鋼(如2Cr13、17-4PH)制造,表面進行氮化或噴涂處理,提高耐磨與抗腐蝕性。閥桿與填料函之間設有倒密封結構,在閥門全開時可減輕填料負荷,延長壽命。
4、填料函與密封組件
采用多層石墨填料或柔性石墨環組合,耐高溫、自潤滑、回彈性好。配合填料壓蓋與彈簧加載裝置,自動補償閥桿熱位移,防止高溫介質外泄。部分型號配備波紋管密封,實現絕對零外漏,適用于易燃、有毒介質。
5、執行機構
根據控制需求選用電動、氣動或電液聯動執行機構。電動執行器提供精確位置控制與遠程操作;氣動執行器響應迅速,常用于快速切斷(如主汽門、再熱閥);電液執行器輸出力大,適用于大口徑、高壓力場合。均具備故障安全模式(如失電/失氣關閉)。
6、上閥蓋形式
針對高溫介質,采用長頸上閥蓋設計,將填料函遠離高溫區,降低填料工作溫度。部分閥門配備散熱片或冷卻腔,進一步強化熱隔離。
7、疏水與排放接口
設置疏水口、排放閥與壓力表接口,便于停機時排空積水、檢測壓力與維護檢修,防止水擊與腐蝕。